河 北(běi) 天 山 實 業 集 團
團 / 結 / 務 / 實 / 開(kāi) / 拓 / 進 / 取

TIANSHAN GROUP

品質生(shēng)活

團 / 結 / 務 / 實 / 開(kāi) / 拓 / 進 / 取

全部分(fēn)類

吸煙或更易感染新冠肺炎

  • 分(fēn)類:健康理念
  • 作者:
  • 來源:
  • 發布時間:2020-05-29 10:34
  • 訪問量:

【概要描述】目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範圍内持續發展蔓延,全球新冠肺炎确診病例超過了500萬,對全世界經濟生(shēng)活和社會生(shēng)活都造成了巨大(dà)影響。

吸煙或更易感染新冠肺炎

【概要描述】目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範圍内持續發展蔓延,全球新冠肺炎确診病例超過了500萬,對全世界經濟生(shēng)活和社會生(shēng)活都造成了巨大(dà)影響。

  • 分(fēn)類:健康理念
  • 作者:
  • 來源:
  • 發布時間:2020-05-29 10:34
  • 訪問量:
詳情

  目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範圍内持續發展蔓延,全球新冠肺炎确診病例超過了500萬,對全世界經濟生(shēng)活和社會生(shēng)活都造成了巨大(dà)影響。

天山集團

  由于新冠肺炎是一(yī)種新發傳染病,大(dà)家對病毒特性的認識還不是很清楚,所以,各種推理、假設也很多,包括吸煙與新冠肺炎之間的關系。曾有研究提出,“煙民比不吸煙者更不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”。

天山集團

  事實是:吸煙者可能更易感染新冠肺炎!一(yī)項對1099例新冠肺炎疾病患者的研究顯示,出現嚴重症狀的173例患者中(zhōng),16.9%的患者正在吸煙,5.2%的患者曾經吸煙,而非嚴重症狀的926例患者中(zhōng),隻有11.8%的患者正在吸煙,1.3%的患者曾經吸煙。在需要機械通氣、進入ICU或死亡的患者組中(zhōng),25.5%的患者目前正在吸煙,7.6%的患者曾經吸煙。相比之下(xià),沒有這些不良結果的患者組中(zhōng),隻有11.8%的人現在吸煙,1.6%的人吸煙。世界衛生(shēng)組織明确指出:“吸煙和吸水煙會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”,與不吸煙者相比,持續吸煙的感染者成爲重症風險翻倍。

 

原因分(fēn)析天山集團

 

  ● 煙草本就是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呼吸系統疾病和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,全球每年有800多萬人死于煙草。其中(zhōng),700多萬人因直接使用煙草而死亡,約120萬不吸煙的人因接觸二手煙霧而死亡。有研究顯示,無論年齡、性别、人種,人的身體(tǐ)健康程度與新冠肺炎病情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。老年人、慢(màn)性病患者、肥胖者、吸煙者、男性以及免疫力過強者等6類人群易被新冠病毒“攻擊”。

  ● 新冠肺炎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或密切接觸傳播,吸煙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機會,這種風險包括:經常把手放(fàng)到嘴邊,吸煙的時候互相敬煙,近距離(lí)接觸,增加感染的概率。

  ● 吸煙,無論是哪種形式都對身體(tǐ)有害,包括對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損害。新冠病毒也會損害這些系統。患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疾病的人,發展成重症新冠肺炎的的風險更大(dà)。

天山集團

  ● 吸煙是許多呼吸道感染的已知(zhī)危險因素,并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嚴重程度,吸煙者會存在有肺部相關疾病或肺活量減少等肺功能損害情況,而新冠肺炎是一(yī)種主要攻擊肺部的傳染病,吸煙者罹患新冠肺炎後将會進一(yī)步損害肺功能,增加吸煙者發展爲重症的風險。

  ● 此外(wài),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說,使用電子煙也會損害肺細胞,引發心髒、肺部等疾病,導緻使用者患上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,可能使他們處于潛在的健康狀況中(zhōng),并有較高的嚴重并發症風險。

天山集團

  爲此,世界衛生(shēng)組織提出“此時戒煙對于減少新冠病毒造成的危害可能尤爲重要。現在是嘗試戒煙的好時機”。吸煙者戒煙後,可減少手指與口腔的接觸,從而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性。同時,戒煙對心肺功能的正面影響是立竿見影的,并會随着時間延長而不斷改善:戒煙後20分(fēn)鍾内,增高的心率和血壓就會下(xià)降;12小(xiǎo)時後,血液中(zhōng)的一(yī)氧化碳濃度降至正常;在2-12周内,循環系統出現改善,肺功能得以提高;1-9個月後,咳嗽和氣短症狀會有減輕。所以戒煙後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,感染後的并發症也能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控制。

天山集團

  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的形勢下(xià),要保護你的肺,想要真正的健康,戒煙和遠離(lí)二手煙才是正确的選擇!

 

Copyright © 河北(běi)天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